一年之計在于春。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、省決策部署,制定出臺各類政策措施,有序推進春耕備耕各項工作,為全市農業穩產增收打牢基礎。目前,全市農資整體供應充足,農戶種糧意愿較高,土壤墑情良好,全市春耕備耕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。加強組織領導。為打好春耕第一仗,我市積極安排部署保農資供應、促春耕備耕工作,組織收聽收看全國、全省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視頻會,認真學習貫徹全國、全省會議精神,安排部署2023年春耕備耕及農機化工作。出臺惠農政策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、省惠農政策,制定出臺《忻州市支持雜糧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政策措施》《忻州市支持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六條政策措施》,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。積極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提標、擴面、增品,引導和鼓勵種糧農戶積極參保,確保農戶愿保盡保,全市農作物投保面積達到360萬畝以上。加強技術服務和農民培訓,市級抽調專家技術人員110人,組建14個工作組包聯到縣,縣級組織農技員1963人包聯到村,實現包聯全覆蓋,開展“強技能、穩生產、保供給”農民培訓,目前已舉辦培訓28場次,培訓1450余人次。抓實農資保供。加強農資監測與信息調度,及早儲備調運所需農資,做好供需對接。充分發揮供銷系統和農資公司作用,創新農資銷售渠道與配送模式,開展“放心農資下鄉”活動,確保優質農資進村入戶。農資部門會同農業執法、市場監管、公安等聯合行動、集中整治,開展好春季農資打假專項行動,嚴厲懲處坑農害農行為,確保農戶用上放心農資。目前全市已出動執法人員237人次,檢查企業27個次,整頓市場34個次,受理投訴舉報1起。突出災害防控。春季氣候復雜多變,易發生干旱、倒春寒、病蟲害等農業災害。我市加強災害性天氣和病蟲害的監測預警,及時發布預警信息,提前制定防控預案和技術方案,指導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及廣大農戶提早做好防范,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達50%以上。對重要農情、重大災害以及突發情況,第一時間上報,第一時間進行處置,切實減輕災害影響,損失率力爭控制在5%以內。來自國家統計局忻州調查隊的報告顯示,目前,全市春播種子、肥料、農藥備貨量分別約為8.7萬噸、22萬噸、81.9噸,分別占總需求量的80%、62%、42%。全市種子價格同比上漲5%-10%;化肥價格部分略有上漲,農藥價格平穩。主要農資整體供應充足。此外,玉米依然是種糧戶的“偏愛”。從農戶整體種植意向來看,玉米種植意向面積為7185.85畝,其次是谷子和馬鈴薯,種植意向面積分別為1287.35畝、600.93畝。
來源:忻州日報